三松功是中级功的松腰功,腰不松气不沉丹田,中级功要求守丹田,要把腰松透,所以郭林老师在中级功里安排了好几种松腰功,如三松功、四松功、癌症松腰功。
预备功略
中级功的预备功,中丹田三个气呼吸可做先呼后吸的补法;三开合,开时可配合呼气,合时吸气。
第一段:
第一节:高举双手,左右摇摆。
三松功(修订版)
双手合拢至中丹田,手势按指标,沿任脉上升,在膻中穴变指尖朝上,升至印堂穴合虚掌,过天庭穴升至头的上方,高血压患者不可高过印堂,双手变成外劳宫相对,开至与肩同宽,松腕翻手,双手内劳宫相对。
三松功(修订版)
上身按男先左,女先右,侧弯,双手手腕放松随身体左摆,随后还原,再向右侧弯,恢复原式。
以上一左一右为一轮,共做三轮。
三松功(修订版)
双手沿身体两侧阳经下降,由带脉合拢至中丹田,接做中丹田三开合。
(*备注:红色字体为修订内容。)
第二节:丹田百会,左右转身。
三松功(修订版)
接上式,一手劳宫穴放在中丹田(男先左,女先右),以左手为例,右手沿任脉上升,过膻中、印堂到百会,右手劳宫穴轻放于百会穴上。
三松功(修订版)
上身先向左转,头随之转动,此时松右脚,然后转回正前方。上身再向右转,此时松左脚,然后还原至正前方。
接着右手从百会沿阳经下达中丹田,放在左手上。接上式,换右手在中丹田,左手放在百会穴。
以上,一左一右为一轮,共做三轮。
接做中丹田三开合。
第二段:
第一节:手放腰腧,斜后望天。
三松功(修订版)
三松功(修订版)
双手由中丹田沿带脉,绕至身后,双手内外劳宫重叠于腰俞穴,男子左手在下,女子右手在下。
按男先左后右、女先右后左,出脚。以先出左脚为例,重心移动至右脚,点左脚,出脚,成斜丁字步。
坐胯松腰,脚尖翘起,重心在后脚,再将重心移至前脚,前脚放平,改成弓步,然后身体侧身前倾,向右后方转腰、转头,从肩的斜后方望出,此时左肩与左膝鹤顶穴相对,稍停片刻,默念数字从1到3、6或9。然后转回正前方,重心在中间。如癌症患者,可配合风呼吸法,以上共做6次。
接上式,上后脚,出右脚,重复上述动作。
上脚站平,双手沿带脉回到中丹田。
做中丹田三开合。
腰俞穴:
位于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臀沟分开处即是。
三松功(修订版)
第二节:手放带脉,提踢收点。
三松功(修订版)
三松功(修订版)
接上式,双手由中丹田移至两侧,双手外劳宫穴贴于带脉。按男先左,女先右出脚。以先出左脚为例,重心移至右脚,点左脚,提左脚,脚尖向下,再向前踢出,不着地收回,以左脚拇指点在右小腿承山穴,然后左脚放回原地。以上动作共做三次。
接上式,再出另一脚,如法共做三次。
双手沿带脉回到中丹田,做中丹田三开合。
承山穴:
在小腿后区,位于委中与昆仑穴之间,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处。(当足跟上提时,呈现的尖角下方凹陷处)
三松功(修订版)
第三段:
第一节:斜飞后视,膻中抱球。
三松功(修订版)
双手由中丹田升到膻中,两中指在膻中穴似接非接。按男先左,女先右出脚。
以先出左脚为例,重心移至右脚,左脚向前方迈一步,脚跟先着地,接着放平,迈步的同时左、右手由膻中向前、后方伸出,前手稍低,后手稍高些,保持手臂放松,像小鸟展翅侧飞。
此时上身向前倾,头随着转向右侧,前脚成弓步。稍停片刻,身体恢复正直,脚不收回,重心在中间,双手回到膻中,中指似接非接。再接着做不迈步的前后展翅侧飞动作两次,共做三次。
然后上后脚,换出另一脚,再依上法做三次,但方向相反。
最后上后脚,双手由膻中下降到中丹田,做中丹田三开合。
第二节:马步按顶,左右伸掌。
三松功(修订版)
接上式,双手沿任脉过膻中、印堂,升至百会,男左手在下,女右手在下,双手内外劳宫与百会相对。男子先出左手、女子先出右手。
以先出左手为例,左手由百会向左侧伸出,然后翻掌,接着再翻回来。将左手收回放在右手之上,再抽出右手。
依上法做,如此一左一右为一轮,共做三轮。
三松功(修订版)
最后双手由百会沿阳经下,做中丹田三个开合,三呼吸,收功。
三松要诀:
高举双手,左右摇摆;
丹田百会,左右转腰;
手放腰腧,斜后望天;
手放带脉,提踢收点;
斜飞后视,膻中抱球;
马步按顶,左右伸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