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功人必须知道的事——气冲病灶

晓哥
2023-12-28

气冲病灶是指练功产生的内气在人体经络运行过程中遇到阻碍(包括已形成的病灶和没有成形病灶但经络瘀堵不畅部分)而产生的系列反应现象,对于郭林新气功人应该说并不陌生,但也会有人对此不知不解,引发担心恐慌。因此很有必要探讨一下其机理和过程以及表象真伪。郭林老师有“以我之心,使我之气,适我之体,攻我之疾;以气代药,以指为针,死脉复活,起死回生,气到病除”之总结。足以看出郭林老师也是利用了气冲病灶来治病防病,提倡充分调动人体自愈力来修复肌体疾病。


一、气冲病灶的三个阶段。

气冲病灶不是郭林新气功的特有的现象,而是太极、瑜伽、打坐、气功等传统功夫修炼中,有内气产生和运行,都会出现此类现象。也是正气与邪气的博弈过程,大体会经历正气不敌病气阶段、正气与病气相持阶段、正气强于病气阶段。从传统道家观点来看,无非就是找病、翻病和退病。功友们在遇到气冲病灶时要心中有数,不要心存疑虑,甚至担心害怕。


什么是找病?气滞血瘀的地方,经络不畅,气血不通。当气机运行受到较强的阻力而体内能量尚不足以冲开病灶时,气机的运行便会自动改变运行路线。当另一运行路线再次受到强烈的阻滞时,便会再次改变路线,如此不断循环。一方面将体内足以冲开的小病灶(气滞点)全部疏通了,另一方面也把由于能量不足而暂时冲不开的病灶逐一地暴露出来了,这个过程就是找病的过程。

什么是翻病?这个不是一般人讲的通过一些不良方式或者外界因素一下损伤身体,把毛病整翻了、不好了。而是第一阶段的找病过程使绝大部经络变得更为畅通,习练者的能量在不断的练功中得到加强,便会直接冲向已经找到的病灶。大有东山再起、变本加厉之势,以更大的力度加以冲击,注意是更大的力量、力度、强度和能量产生新的一轮进攻,发起更强大的攻势,这务必会使各种病灶的症状更加突出,各种疾病从隐形化变为显形化,便是被翻了出来,这就是翻病的过程。翻病过程是练功者修复体内疾病的相持阶段,也是经历痛苦磨难的阶段,这个时期,不但习练者自身会感到身体的明显不适,病情“明显加重”。如果此时到医院检查,各项指标往往也处于暂时的失衡状态而变得不正常。这点我们很多功友有问及过,我也在每次的培训班或者相关场合的讲话会提醒到这一点。特别是一些新学员为了试探这个功有没有效果,专门在培训前后、学功练功前后一段时间要上医院作检查,找依据。检查的结果或多或少有些反常、异常,比如体感变差了、指标升高了、偶有影像变大了等现象。因此便不可理喻,甚至疑虑重重,对郭林气功失去信心。客观的说,也不排除少数人在培训期间可能因为药物、营养、睡眠、学习压力、练功强度,以及由于远距离的舟车劳顿、跨地区的水土不服等原因引起不适,但内气的“翻病”是一个更普遍,更重要的原因。因此,道家气功将这一阶段称为“大死大活” 阶段。不少患者由于对练功治病的机理不了解,往往在这个阶段败下阵来,放弃继续习练而导致半途而废,实在可惜。要知道没有“大死”的过程是不可能有“大活”的结果的,更谈不上治病抗癌的效果了。

什么是退病?病灶和真气经过一段时间的相持后,随着习练者不断练功,体内的能量不断得到补充,病灶(大的气滞血瘀区)在真气的不断冲击下,逐渐化解、缩小乃至完全消失,患者自身感觉的各种疾病的症状也会逐渐减轻、消失。这就是退病的过程。这当然是大家翘首以盼、梦寐以求的阶段,但这更是一个循序渐进、功到自然成的结果,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结果是良好的、满意的,但却又是不可跨越的。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没有持之以恒的习练,没有内气在体内日复一日的“探索”甚至冲撞,没有身体病灶的不适甚至苦痛,怎么可能气血畅通。一朝分娩,十月怀胎。

二、气冲病灶的三个层次。

找病和翻病的过程是不以习练者主观意愿为转移的,气机运行有它自身的规律,不但要把您了解的病翻出来,还要把许多您并不知晓的疾病也翻出来。因此往往会给一些不了解练功治病规律的人带来困惑,有的甚至误认为自己练功出了偏差,旧病未好、反而病越练越多。其实这是道家气功修炼中极为正常的好现象,必须对身体进行全面彻底的修复,它包含了三个层次的疾病。


过去的病:类似于旧病复发的现象,一些过往疾病甚至多年前的伤病,有些虽然早已康复,但因伤病组织结构发生了某些变化,比如组织粘连、手术刀口的疤痕等,经络组织并不通畅,内气在冲击这些组织时,便会出现疼痛、酸胀等旧伤旧病“复发”的症状。相当于是华佗拿手的:救民于水火,解人于倒悬。手到病除,妙手回春。

现在的病:您所了解的现时正患的疾病,或者不大明显、不够明确的病,误认为是正常的异常,以为是小儿科、轻描淡写,一晃而过。但气冲时便会出现症状加重、疼痛加剧的现象。提醒你要觉察现实,正视现实,放大现实。高度重视,即时处理。相当于是华佗的二哥拿手的:灭于摇篮,防微杜渐。

未来的病:所谓未来的病本身就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自己并不了解、尚无症状的“已病”(已有得病);一种是没有症状的早期病变,如:中医认为的肾虚、肝瘀、心火等;另一种则是真正的“未病”(处于潜伏期的将来的病)。相当于是华佗的大哥拿手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为上乘。 这三种自己并不知道,甚至连医院也无法诊断出来的“病”,在气冲病灶时,也会被翻出来。这种内气的运行就相当于是身体的侦察兵、是前哨,但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先知先觉,明察秋毫,善于挤、善于钻,比人更精准和客观。

综上所述,对于习练者或希望通过练功达到康复疾病目的之人来说,恒心很重要。无论从练功入门到康复疾病都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在这一阶段的习练中,气冲病灶是修复“已漏之身”的必经之途、是筑基阶段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气冲病灶的现象甄别。

气冲病灶是人体自愈力本能地进行自我保护和自我调理。许多病要先通过气冲病灶的环节都会逐步好转,就是先让病显现出来,经络不畅,气滞血瘀。练功产生的内气具有四种力的作用形式:热力、冲力、钻力和旋转力,这种二维、三维或四维度的力作用效果、反应,会在人本病灶或者经络不畅地方表现出不同的现象。气冲病灶常见现象:内气攻击病灶过程中,因其不通畅,表现为病情加重,症状明显,然后化解。具有欲擒故纵的特点。其表现形势很多,比如酸麻胀痛痒、痛哭、红斑、红疹、水泡、浮肿、犯困(打瞌睡)、耳鸣、头晕、头痛、发烧、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吐浓痰、咳嗽、嗳气、流鼻涕、打嗝、放屁、大小便次数增多及臭味增大。也可能会出现心脏病患者心脏更难受;高血压患者血压更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更高;胃病患者的胃更难受;痛症患者痛处更痛等等。这些都是难得的好转反应,说明气冲病灶就是阳气(正气)上升,阴气(邪气)下降的过程,阴阳平衡则自愈。用西医解释,可谓自愈力正在制造有益荷尔蒙、干细胞,排出有害荷尔蒙和坏死细胞等等。而药物治病原则是强行掩盖、压制症状,比如细菌用抗生素杀死,癌症用化疗杀死细胞或手术切割病体,痛就给止痛药,失眠就给安眠药,血压高就用降压药,血糖高就用降糖药。总之都是在病灶,即结果上下功夫,并未努力找出病灶生成的原因。可见自愈法关注的是病因、病根,而非病果,即病灶。这时最应该做的就是乘胜追击,辩证施功,强化大泻,快狠猛强,催烧开水。气冲病灶出现的时机:练功形成的内气要通过经络,遇堵就会去冲击它,就会产生上述现象,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气血调动起来后,对于过去的许多陈旧疾病,都会在各种气冲病灶反应中,来一次彻底康复。这些反应我们通常称为气冲病灶反应,也叫好病反应、排病反应或瞑眩反应,不起暝眩病不愈。气冲病灶反应正是人体阳气调动起来修复我们机体的过程。平时因为气血不足或经络不通,没办法对邪气发现全面进攻,邪气就能在脏腑经络里生息潜藏起来,当邪气壮大了,它就会真正出来作乱了,这时也是“纸包不住火”的时候了,这就是疾病出现的症状反应。而我们练功治病抗癌的时候,用内气把垃圾清理经脉打通了,激活阳气,心神把气血调动过来,向病变的脏腑经络这些病灶发冲击,潜藏于病灶里的邪气阴气就会现形,这时正邪博弈就会刀光剑影,人体作为战场就会出现的各种生理反应,也就是气冲病灶的反应了。气冲病灶与病痛的区别:对于稍有练功经历的人,出现气冲病灶,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或是过程,或者是结果,不要大惊小怪,心慌错乱。但也不能反异常现象视为正常现象,要善于观察,正确判断。


一是疼痛的特点不一样。有的病痛现象会声东击西,比如腹痛,如果阵发性和持续性疼痛就要引以为戒。同时如果了解放射性痛和牵涉痛的不同表象就更容易区别是否为气冲病灶的痛。牵涉性痛通常发生于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炎症、或者其他病变引起就体表区域的疼痛。而放射痛通常是不同部位的疼痛,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胆囊结石引起右肩胛的放射痛,这是病变侵犯到腹腔神经根,支配远处组织或脏器神经引起支配右肩胛神经支引起疼痛症状。牵涉痛其病变与疼痛的部位基本在相同或者相近的部位,而放射痛病变与疼痛的部位不一致。诸如此类的现象是病痛,多为病情进展引起的,也有的现象是气走偏差。只有找对原因,才好对症治疗,辨证练功。当然气冲病灶,并非都是轰轰烈烈、反复长久,也有的隐隐约约,甚至若有若无、稍纵即逝等表象,但并不表明就没发生和不存在气冲病灶。

二是持续时间不一样。气冲病灶反应时间的长短会因疾病的轻重和经脉畅通、气血充足有很大关系。练功打通经脉后,再通过饮食、运动、睡眠、情绪等来调整好气血,一般情况3天左右严重的气冲病灶反应就会减弱或消失,一周左右气冲病灶反应就不会那么强烈了,如果一周甚至十余天后,诸如主前述气冲病灶之类的反应仍然不减就要注意去解决了,极有可能出了新的状况。


总之,气冲病灶必须让练功人都知道。既要了解气冲病灶的过程和机理,又要弄它的现象和本质,还要分清症候的真伪虚实。这样就能心里有数,更好掌握练功的火候。同时也不会让病情发展掩人耳目,佯装气冲病灶蒙混过关。


阅读925
分享